但若提到使毒,所有人頭一個想到的,即是將毒物使得出神入化的蜀中巨擘——「唐門」。
「唐門」門人所使的毒,除「唐門」中人,無人可解,但由于「唐門」人慣于獨來獨往,不喜與江湖人士結(jié)交,外界對他們的了解寥寥可數(shù),因此更讓「唐門」蒙上一層神秘色彩。
外界所不知的是,蜀中有兩個善于使毒的門派,一是名震天下的「唐門」;另一個則是名不經(jīng)傳的「堂門」。
兩個門派本源于同宗,但到了某一代時,某兩名使毒實力不相上下的祖宗為了爭奪祖?zhèn)鳌付窘?jīng)」及誰才夠資格成為「唐門」門主而撕破臉面,并由原先光明正大的對決,到私下暗中偷襲對方,使盡千百種毒物,就是要讓對方輸?shù)眯姆诜慌e躍為人人聞風喪膽的毒仙。
旗鼓相當?shù)膬扇藢α,也造成了「唐門」的內(nèi)部分裂,門徒各自擁護效忠的對象。
在用盡狡詐心計對立下,有人取得空前勝利,有人輸?shù)没翌^土臉。
失敗的一方不愿臣服于勝利的一方,因此帶著滿身恥辱與追隨者們一同離開「唐門」,自此改變姓氏為「堂」,不再姓「唐」,并同樣在蜀中另起爐灶,立誓有朝一日,必將曾失去的,加倍討回。
可惜,時不我予。
擁有「毒經(jīng)」的「唐門」,精益求精,名聲比從前更為響亮;而得不到「毒經(jīng)」的「堂門」,則只能將從前所學融會貫通,自行推敲琢磨,嘗試撰寫出能夠勝過「毒經(jīng)」的「毒傳」。
為了重挫「唐門」的銳氣,贏回自尊與地位,「堂門」中人日以繼夜,以身試毒。
結(jié)果,在各種奇毒無比的毒物交相參雜下,未能及時找出解毒的方法,就不小心先將自己給毒死了,且其死亡的速度之快,連所下的毒物都來不及提筆記下,供其他人參考調(diào)配,便已奔赴黃泉。
于是,「堂門」中人,一個個死去,人才日漸凋零,用毒技巧也一代不如一代。
日復(fù)一日,年復(fù)一年,時日一久,「唐門」不僅未將闖不出名堂的「堂門」放在眼里,還漸漸遺忘了這批羞忿離開的人。
蜀中百姓見到「堂門」中人,也視他們?yōu)閷こ0傩眨请S時都可以出手毒死全村人的用毒高手。
然而,僅剩的「堂門」中人雄心不死,依然暗自期勉有朝一日能夠取而代之,使「唐門」不再專美于前、威震天下啊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