宋萃玉笑說:「世子小時候這樣頑皮?」
「你才知道,幼時要四個嬤嬤才看得住呢,上房揭瓦的,沒一刻安靜,是當了太子伴讀后,這才被太傅打乖了。」
「母妃當時不心疼嗎?」
「心疼,可是賀太傅教了那么多學生,他說的話總不會錯的,果然,打個一、兩個月,也就學乖了,終于安靜下來,好好讀書,仁王可高興了,送了幾車禮物去賀太傅家,不過賀太便凊高,收禮后都轉賣了,用那些銀子在過年前開了善心棚,讓不少乞丐過了個像樣的年!
「賀太傅現(xiàn)在還在宮里嗎?」
「在呢,一般的打太孫!
宋萃玉一笑,突然腦子又一轉,「母妃,小虎子將來到了啟蒙,該不會也……」
小虎子就是臭寶寶的小名,因為齊太妃想要自己取名字,仁王也想要自己取名字,趙天霽又去了江南,她一個世子側妃根本搞不定那兩個大人,只能先取個小名,因為是虎年生的,就管孩子叫小虎子了。
「仁王肯定會求皇上把孩子送入宮里讀書,賀太傅的鞭子下出了不少人才呢,太子現(xiàn)在這般聰穎優(yōu)秀,皇上都說是因為賀太傅打得好。」
想到小虎子將來要被打,宋萃玉覺得不忍心,但想想要是打了之后能跟趙天霽一般出色,倒也不虧啊。
「王妃,世子側妃!挂幌蜴(zhèn)定的素嬤嬤一臉驚慌,「圣旨來了!
仁王妃接過幾次圣旨,倒是不驚慌,只是奇怪,現(xiàn)在又沒什么大事,怎么皇上會下圣旨?
她讓下人擺香案,又命人去稟告齊太妃,把小虎子交給奶娘后,仁王妃便回秀林院去換衣服,托圣旨的福,已經(jīng)幾天不能冼澡的宋萃玉終于能痛快的把自己洗干凈,頭還是好癢,但至少身子干凈了。
她覺得自己是可以走的,但郝嬤嬤說不行,得讓良枝扶著,宋萃玉心想,這流輝院到大門口可要半小時啊,良枝那小胳臂細腿的,行嗎?自己雖然生完了,肚子上可還是一圈肉啊。
正在爭執(zhí)不下,仁王妃的人來了,仁王妃在府內是有轎子的,現(xiàn)在是秋天,坐的是一般軟轎,還有冬天用的有帳子,從秀林院送到流輝院的就是有帳子的那頂。
郝嬤嬤大喜,「還是仁王妃想得妥當!
于是宋萃玉梳了個如云高髻,戴上翡翠珍珠蝴蝶形步搖,一身翠紗百合宮服,抱著小虎子,由四個轎夫抬著往大門去。
天氣已經(jīng)轉涼,院子幾株珍品菊花都已經(jīng)盛開,隱隱的香氣透過簾子飄進轎里,宋萃玉不禁有些感慨,人生還真是想不到,她第一次入仁王府是秋天,轉眼就出門,第二次入仁王府還是秋天,然后過著飽受古代人喜歡的日子,然后又是秋天,她不只愛上古代人,還生了個小虎。
到了前院,郝嬤嬤掀起簾子,宋萃玉抱著孩子岀來。
早先一步到的齊太妃見到曾孫,端不住架子走了過來,「天氣漸涼,孩子可有穿暖?剛出生幾天的娃,可別吹了風!
「太妃放心,穿了好幾層呢!
齊太妃看了看錦布中睡覺的小娃娃,一向嚴肅的臉上露出十分慈愛的表情,「跟他爹可真像!
只能說趙家的基因太強大了,趙天霽跟他爹一個樣,小虎子又跟他爹一個,仁王、趙天霽、小虎子三個人在一起,一看就知道是祖孫三代。
齊成鳳在一邊看得眼睛要噴火,但礙于身分,也只能過來恭喜,「真恭喜妹妹了,得了個好兒子!
仁王府已經(jīng)在十日前跟齊家下騁,當時一路吹打,轟轟烈烈,趙天霽年過二十才要娶妻,就跟她第一次出門時一樣,聘來說書人一路嚷嚷著,「仁王大子要訂親啦,新娘子是兵部掌司的嫡孫女,也是齊太妃的侄孫女」,齊成鳳雖然一年后才要過門,但身分已定,稱呼她為妹妹倒也沒什么不妥。
宋萃玉實在是不想跟齊成鳳說話,假裝姊妹相親相愛那絕對不可能,但礙于齊太妃跟仁王妃都在,還有一堆人盯著她,戲,還是要演的,既然已經(jīng)決定在這里生活,就得更加融入這個時代。
于是她裝岀一副溫婉的樣子,「等姊姊過門,肯定很快會有孩子的。」宋萃玉沒說的是,她會想辦法在她過門前再度懷上孩子。
郝嬤嬤睿智,她生了小虎子后,心態(tài)真的改變很多,雖然有點對不起趙天霽,但現(xiàn)在小虎子在她心中才是第一位,她的想法已經(jīng)從「求自己好好生存」變成「求小虎子好好生存了」。
她這個親娘一定要強大起來,保護小虎子。
話說回來,不知道趙天霽可好,他說去江南會行船,大黎江行船向快,應該已經(jīng)到了,江南災民看到仁王世子到了,一定會安下心吧,趙天霽,我會好好的養(yǎng)小虎子,把他養(yǎng)得白白胖胖,等你回來包管嚇一跳。
管家見主子都到了,趕忙點起香,仁王帶頭在青磚地上跪拜后,內侍便宣旨。
當然,先把仁王府夸了一番,父慈子孝,忠君愛國之類的,然后說到世子終于有后,命名為趙之軒,封趙之軒為縣子,賜封地,成年前由生母宋氏代為管理。
仁王三呼萬歲,這才起身接過圣旨,管家早準備好大包銀子送上。
那內侍笑說:「恭喜仁王,多了個縣子孫兒!
東瑞國制,世子的兒女可為縣子或縣主,有些只是徒有虛名,出席宴會時名聲好聽而已,有些卻是賜有封地,這才是實打實的好處,別的不說,有封地的進項銀兩,一輩子吃穿不用愁了。
宋萃玉也是很開心,趙天霽自請前往江南賑災,順便安撫人心,皇上這時候賜下的封地肯定不小氣,一年少說也有兩千兩,她這個側妃親娘的例銀一個月也才二十兩呢,小虎子發(fā)啦。
仁王捻著胡子,大喜過望,「沒想到這小子這樣有福氣,竟然是個有封地的縣子!
京里縣子不少,但有封地的只怕一只手都數(shù)得出來。
齊太妃驚喜交加,一向嚴肅的臉色透出幾分和藹,「別小子小子的叫,皇上已經(jīng)賜名了,叫作之軒,軒哥兒,這名字真好,一聽就是會讀書的!
她的兒子趙勛是先皇親自起名,她的孫子趙天霽是當今圣上賜名,現(xiàn)在她的孫子趙之軒又得了一樣的榮耀,真是太有面子了,放眼后宮,除了皇太后姑姑,哪個人過得比她更好。
當年馬嬪仗著自己生了二皇子又受寵,不把她這個貴妃放在眼中,對話屢屢不敬,還總給皇上吹枕頭風,說自己欺負她,然后皇上就會罵她,說她心胞狹窄,容不下后宮姊妹,她怎么解釋都沒用。
現(xiàn)在呢,先皇駕崩后,二皇子被趕去封地,呂嬪成了馬太嬪,身分尊貴,但又怎么樣,母子一輩子不能相見,有什么好。
不像她,現(xiàn)在跟兒子住,有孫子,還有了曾孫,子嗣雖然不盛,但都是天天見得到的,最讓她擔心的霽哥兒現(xiàn)在也訂婚了,明年秋天就要迎娶她的侄孫女,她的家庭可是圓滿得很啊,馬太嬪你就羨慕吧,在宮廷中一輩子羨慕我吧,太妃太嬪能不能出宮讓兒子養(yǎng),還不就是皇太后姊姊的一句話,不過你當年欺負我那樣狠,我當然會讓你在宮里孤獨的度過余生。
想起往事,齊太妃眼中閃過一絲異樣,但很快又打起精神,「來人,我要親自把圣旨拿去佛堂供起來!
內侍看了看幾個跪接圣旨的,有一個穿著紗百合宮服,手里還抱著個小娃娃,于是笑著走過去,「可是世子側妃?」
「是,公公有禮!
「不敢,不敢,這匣子里是封地的地契、管事牌子,以及去年的帳冊,還請世子側妃收好!
「多謝公公!
宋萃玉回到流輝院一看,發(fā)、發(fā)財了。
皇上給小虎子的是永州的朝縣、洛縣這兩個地方,翻開帳本,盛產(chǎn)各種瓜果米糧,去年上繳的約值四千兩。
四千兩啊,比她想的還要多一倍。
小虎子,你真是命里帶財,這才幾天大就成了個小財主,看看,這管事牌子都烏金得快冒油了,也不知道經(jīng)過多少歲月。
這得讓誰去打理?
她爹?不行不行,她爹肯定會把一半中飽私囊,再騙她說農(nóng)民不誠實,還是交給大堂哥吧,他不讀書之后,商路可是經(jīng)營得有聲有色,母親信上說,大堂哥硬是把桑田的產(chǎn)量往上提了一成。
交給大堂哥管理,好歹是自己人,她也比較放心。
算算,小虎子一個月就有三百三十三兩,她這個親娘一個月也才二十兩,是說要把銀子存下來就好,還是給他買地買鋪子?她對理財不行啊,還是等孩子的爹回來再做打算。
一個月很快過去。
宋萃玉每天吃吃睡睡,感覺自己又胖了一圈,但欣慰的是軒哥兒也胖了一圈,從剛出生時皺巴巴、紅通通,身上還有點白屑屑,現(xiàn)在變得又白又嫩,還有一股子小嬰兒特有的奶香,一個月大的寶寶已經(jīng)慬很多了,大人跟他玩就會笑,咯咯咯的,她第一次覺得原來笑聲可以這么好聽。
趙天霽的信也來了,說江南的情況比他想的嚴重,放眼所及的田地房舍都堆上一層厚厚的泥,莊稼當然都死了,農(nóng)民連想睡覺都沒地方。
百姓能力有限,只能靠官兵幫忙,他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分配好,十人一組,一組清二十戶,清完的就休息,清不完就清下去。
然后感謝老天,這是在秋天發(fā)生,若是在盛夏,可能會有疫病。
最后就是對她的愧疚,她生孩子這么大的事情,他卻沒陪在身邊,而且恐怕要待到明年才可能回京城。
宋萃玉心想,不要緊啊,她的古代丈夫是做大事的人,江南莊稼關系著東瑞國明年的存糧,他必須以國家為重,她也忍不住想夸一下他,以數(shù)量規(guī)定來清理房舍真是太厲害了,清完就能休工,大家當然拼命清,如果沒有規(guī)定數(shù)量,而是整體計算,想必速度會慢上迕多,懶的勤勞的都是要清兩個月,誰會勤勞啊。
她趕緊回了信,讓他放心,說自己很好,讓他也照顧自己,要記得吃三餐,該睡的時間就得睡,回來要是瘦了,她會揍他。
她又親手畫了軒哥兒的畫像,想想,連同一個洗干凈的口水兜一起封進去,看不到兒子,就看看口水兜想人吧。
霜降,進入深秋,齊太妃下令,讓宋萃玉從小跨院搬到一進的廂房,因為一進的廂房是燒有地龍的,等天氣真的冷了,也不用怕小虎子感冒。
果真是母憑子貴。
說來,她還得感謝趙天霽用正妃之位交換來她的側妃之位,幸好她生孩子時是側妃,要不然齊太妃或者仁王妃都可以把孩子抱去養(yǎng),在皇家,上了玉牒的人才有養(yǎng)自己孩子的資格,不然就是上頭的人說了算。
光是想象她不能親自撫養(yǎng)小虎子,就覺得痛苦不堪,她也因此更感謝趙天霽了,原來側妃的權限這樣大。
「世子側妃,大喜,大喜!瑰\繡一路沖進來,滿臉高興,「二少爺中了,是第二十五名!
宋萃玉一喜,「真的?」
「真的,奴婢親自去看的,還在那邊遇上了宋家的大管家,這會兒宋家肯定開始放鞭炮了!
真是太好了。
二堂哥苦讀多年終于高中,雖然是最后一名,但好歹榜上有名啊,范進考到五十幾歲才中了個舉人呢,二堂哥才二十出頭就能考上進士,真是老天保佑。
等趙天霽回來替二堂哥安排了職位,宋家就出了個官爺了,而二堂哥要待在京城好,還是外放好,雖然最后還是要看二堂哥跟大伯父的意思,不過她覺得外放好些,男兒志在四方,趁著年輕多閱歷,總不好一輩子都困在京城里。
至于大堂姊明年生完進入羅家,只要能生下一個兒子,后半輩子也就穩(wěn)了吧,有個官爺哥哥,有個世子側妃堂妹,羅家哪敢拿她怎么樣。
不過她和大堂姊的堂姊妹緣分,大抵也會漸行漸遠吧,她之前寫了不少信,大堂姊都沒回,郝嬤嬤是這么安慰她的。
大小姐肯定是不知道怎么面對側妃,當初自己私奔,只想著自己好,就什么也不管的把擔子扔往五房這邊,沒想到后來側妃有這番造化,可大小姐呢,堂堂一個宋家千金得以姨娘的身分進入羅家,現(xiàn)在比來一個天一個地,偏都是自己做的,大小姐是沒瞼見側妃。
宋萃玉一直沒想到這點,原以為大堂姊只是身體不舒服所以沒回,現(xiàn)在想來,是她的信讓大堂姊尷尬了。
所以她沒再寫信給大堂姊了,即便感情不再,她也希望大堂姊過得自在一點。